Home_The Chinese Seal Engraving professional website_Virtual Micro Studio
Virtual Micro Studio
會員登入  
真微書屋印學資料庫__點閱率57.9583453696986%篆刻年歷1051-1911__點閱率7.83552793317389%琳瑯滿目的數位化印譜__點閱率27.4544158457945%篆刻講座-方寸有情__點閱率1.48580900669217%當代篆刻家專區__點閱率3.31812421908642%真微書屋&黃嘗銘__點閱率1.60065697197428%真微書屋篆刻印學網__點閱率0.347120653580171%回首頁繁簡轉換後回首頁
 
 印學在線>篆刻年歷>依年代瀏覽>年代檢索>孫均印庫搜尋  

 依年代瀏覽
 -- 隨機瀏覽
 -- 年代檢索
 -- 年代搜尋
 依人物瀏覽
 搜尋篆刻年歷
 關於篆刻年歷
 篆刻年歷書籍版
 篆刻年歷數位版
 索引檔下載

 
2011年1月1日起,本單元全面開放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全書相同的內容。
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全書內容如有未盡事誼,請多利用真微印庫搜尋/瀏覽。
孫均(古雲).1777 ∼ 1826
孫克述共有 26 則孫壯
頁次   1   2 
1813

孫均(古雲).卅七歲/為沈瀛(玉川)刻〔沈瀛之印〕正方陰陽印。邊款為【癸酉十月,為玉川二兄製,古雲。】/之14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13年之014則相同。
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1813

孫均(古雲).卅七歲/為沈瀛(玉川)刻〔玉川〕正方朱文寬邊印。/之15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13年之015則相同。
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1814

孫均(古雲).卅八歲/為樝勤(肩吾)刻〔樝勤私印〕正方白文印。邊款為【漢人刻銅印法,為肩吾二兄製,甲戌閏二月,古雲并記。】/之12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14年之012則相同。
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1814

孫均(古雲).卅八歲/為郭◎{上鹿下吝}(祥伯.四十八歲)刻〔吉祥雲室〕正方回讀加框朱文印。邊款為【佛句有卍字文涌見吉羊雲海,余舊名其室,頻伽居士外服儒風,內脩梵行,同為佛家最小之弟,爰作此石以贈,即求印可。甲戌浴佛日,古雲學人記。】/之13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14年之013則相同。
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1814

孫均(古雲).卅八歲/為郭◎{上鹿下吝}(祥伯.四十八歲)刻〔吉祥雲室〕長方朱文借邊印。邊款為【頻伽居士屬,古雲刻,甲戌八月。】/之14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14年之014則相同。
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1815

孫均(古雲).卅九歲/為屠倬(琴鄔.卅五歲)刻〔三十六峰草堂〕正方朱文印。邊款為【琴鄔蓄奇石三十六種,以名其堂,屬余刻印,其治真州有賢聲,所藏之石當與鬱林並傳矣。乙亥三月,古雲記。】/之13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15年之013則相同。
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1815

孫均(古雲).卅九歲/為項炳森(友華)刻〔大富千萬〕雜形逆讀朱文界格印。邊款為【漢泉范之陰有大富千萬四字,篆法古勁,余曾摹作小研,友華仁兄見而愛之,屬為此印,亦書家縮本意也。嘉慶乙亥九月朔,古雲并記。此范沿為富人大萬,以布貨十品大布黃千證之,當作大富千萬無疑,次日又記。】/之14
真微書屋註:《中國篆刻叢刊第二○卷—張燕昌.桂馥.孫均.他》釋作〔富人大萬〕,實應讀作〔大富千萬〕,疑原范「千」字摩泐,誤為「人」字。又,項炳森,字友華,疑為其用印。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15年之014則相同。
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1817

孫均(古雲).四十一歲/為春吟刻〔澹者屢深〕長方白文印。邊款為【春吟大兄屬作,丁丑四月,古雲。】/之15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17年之015則相同。
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1818

孫均(古雲).四十二歲/為蘧庵刻〔在家出家〕正方回讀白文印。邊款為【蘧庵仁兄屬刻,即正,戊寅五月,古雲。】/之19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18年之019則相同。
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1824

孫均(古雲).四十八歲/刻〔越國王孫〕正方白文印。邊款為【甲申九月,仿漢印於玉連環室,古雲。】/之11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24年之011則相同。
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1826

孫均(古雲).五十歲卒/一七七七年生。嘉慶元年襲三等侯爵,官散秩大臣,後因病而裁爵,遂居蘇州。能作冶鑄金屬器具之範模。工刻竹。書法長於篆、隸。繪畫、花卉得徐渭和陳淳神趣。篆刻取法陳曼生,一以切刀為之,刀法雄健,布局謹嚴,印風靜穆,作品傳世不多,卻為後人推重。/之5 ——右印為孫均篆刻作品選刊〔鐵珊所藏金石書畫之印〕。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26年之005則相同。
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頁次   1   2 


資料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
一書同步.2001年4月16日出版
全頁無阻點瀏覽狀態
未設定  說明  設定
閱讀凡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