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me_The Chinese Seal Engraving professional website_Virtual Micro Studio
Virtual Micro Studio
會員登入  
真微書屋印學資料庫__點閱率57.9699734415289%篆刻年歷1051-1911__點閱率7.82260736559248%琳瑯滿目的數位化印譜__點閱率27.4557944521013%篆刻講座-方寸有情__點閱率1.4837444336695%當代篆刻家專區__點閱率3.321554492063%真微書屋&黃嘗銘__點閱率1.59970132486078%真微書屋篆刻印學網__點閱率0.346624490184009%回首頁繁簡轉換後回首頁
 
 印學在線>篆刻年歷>依年代瀏覽>年代檢索>1850年印庫搜尋  

 依年代瀏覽
 -- 隨機瀏覽
 -- 年代檢索
 -- 年代搜尋
 依人物瀏覽
 搜尋篆刻年歷
 關於篆刻年歷
 篆刻年歷書籍版
 篆刻年歷數位版
 索引檔下載

 
2011年1月1日起,本單元全面開放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全書相同的內容。
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全書內容如有未盡事誼,請多利用真微印庫搜尋/瀏覽。
公元1850年
清宣宗.道光三十年.庚戌.上章閹茂.日本嘉永三年
1849共有 75 則1851
頁次   1   2   3   4   5 
1850

趙之謙(撝叔).廿二歲/曾到揚州賣字,但很不如意,乃思有以變化書風。/之61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50年之061則相同。

1850

圓山大迂(真逸.日).十三歲/十三歲時進京,投入貫名海屋的門下,閒暇時學習篆刻。/之62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50年之062則相同。

1850

高邕(邕之).一歲/一九二一年卒。仁和(浙江杭州)人,久居上海。印宗浙派。字邕之,號李盦、苦李,晚號聾公、赤岸山民、西泠字丐、孟悔、悔盦。齋堂為泰山殘石樓。曾官江蘇候補同知,辛亥革命後鬻藝為生。宣統元年,在上海豫園創設書畫善會。工書法,對歷代碑版無不窺其精奧,尤致力於李北海和《瘞鶴銘》,自出機杼,開一家風貌。繪畫,善山水、花卉。篆刻宗浙派,用刀蒼拙,印文結構善應變,增損皆合法度,作品有凝練遒茂之趣。存世有嘗輯錢松印作為《未虛室印賞》。/之63 ——右印為高邕篆刻作品選刊〔庚戌邕之〕。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50年之063則相同。
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1850

傅栻(子式).一歲/一九○三年卒。大興(北平市)人。字子式,號戌牧、薖廬,別署特健藥人。齋堂為華延年室。/之64 ——右印為傅栻篆刻作品選刊〔今古興亡一肚皮〕。本印重見於1890年所刻。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50年之064則相同。
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1850

沈曾植(寐叟).一歲/一九二二年卒。吳興(今屬浙江省)人。字子培,號乙盦、乙庵、寐叟,別署小長蘆社人、巽齋老人、東軒居士、臞禪、遜齋居士、姚埭老民、餘齋、藟軒、持卿、李鄉農。齋堂為海日樓、延恩堂。官至布政使。博學,工詩文書畫。執筆師包世臣,早歲欲仿黃庭堅,顧心與力忤,往往怒張橫決不能得勢。中年擬鍾繇,漸有入處。暮年作草,遂爾抑揚盡致,委曲得宜。存世有《海日樓札叢》。/之65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50年之065則相同。
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1850

張崇光(子勉).約生於本年/廣東東莞人。張嘉謨之子。字子勉。幼隨父習文藝,畫工花卉。詩詞書法均有修養。民國初年,子勉已年邁,嘗執教於東莞之中學校,誨人不倦,人多以此稱之。篆刻承家學,受徐三庚影響,功力甚深。/1850±/之66 ——右印為張崇光篆刻作品選刊〔神妙欲到秋豪顛〕。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50年之066則相同。
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1850

戴兆春(青來).生年不確/錢塘(今浙江杭州)。戴有恆次子。字青來,號展韶。亦工山水。光緒三年進士,入詞林。曾去上海蕊珠書院。光緒十九年編次其祖熙習苦齋畫絮成書。/1850±7 /之67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50年之067則相同。

1850

祝堯齡(少穆).生年不確/江蘇如皋人。字少穆。齋堂為求是於古齋。嘗輯管雪坪等刻印成《求是於古齋印存》。/1850±15/之68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50年之068則相同。

1850

王衡(壽平).生年不確/字壽平。齋堂為吉祥草堂。存世有《吉祥草堂印譜》。/1850±15/之69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50年之069則相同。

1850

文石(介如).生年不確/字介如。齋堂為石隱山房。存世有《石隱山房印草》。/1850±20/之70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50年之070則相同。

1850

盛昱(伯羲).一歲/一八九九年卒。字伯羲、伯熙、伯希、伯兮,號意園、韻蒔。齋堂為鬱華閤、郁華閣。清宗室。光緒丁丑進士,官至國子監祭酒。精詩文,工八法,潛心金石學,為當時最大之金文收藏家。/之71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50年之071則相同。

1850

北方蒙(心泉.日).一歲/一九○五年卒。金澤人。幼名祜必,號心泉。齋堂為文字禪室。曾以僧人身份受命到中國布教,居本願寺之上海別院。善詩書,深受徐三庚影響,消化清末碑學書法,在日本獨樹一幟。曾提供許多資料協助俞曲園編輯《東瀛詩選》。/之72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50年之072則相同。

1850

安蹟信/撰寫〈《古今印例二編》序〉一文。/之73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50年之073則相同。

1850

井部鳴/撰寫〈古今印例二集序〉一文,出於曾根寸齋《古今印例二編》。/之74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50年之074則相同。

1850

大槻崇/撰寫〈古今印例二編後序〉一文。/之75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50年之075則相同。

頁次   1   2   3   4   5 


資料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
一書同步.2001年4月16日出版
全頁無阻點瀏覽狀態
未設定  說明  設定
閱讀凡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