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me_The Chinese Seal Engraving professional website_Virtual Micro Studio
Virtual Micro Studio
會員登入  
真微書屋印學資料庫__點閱率57.9690320385452%篆刻年歷1051-1911__點閱率7.8245672685839%琳瑯滿目的數位化印譜__點閱率27.4532692384732%篆刻講座-方寸有情__點閱率1.48414424015927%當代篆刻家專區__點閱率3.32225451247313%真微書屋&黃嘗銘__點閱率1.60002710022157%真微書屋篆刻印學網__點閱率0.346705601543718%回首頁繁簡轉換後回首頁
 
 印學在線>篆刻年歷>依年代瀏覽>年代檢索>1899年印庫搜尋  

 依年代瀏覽
 -- 隨機瀏覽
 -- 年代檢索
 -- 年代搜尋
 依人物瀏覽
 搜尋篆刻年歷
 關於篆刻年歷
 篆刻年歷書籍版
 篆刻年歷數位版
 索引檔下載

 
2011年1月1日起,本單元全面開放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全書相同的內容。
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全書內容如有未盡事誼,請多利用真微印庫搜尋/瀏覽。
公元1899年
清德宗.光緒廿五年.己亥.屠維大淵獻.日本明治卅二年
1898共有 111 則1900
頁次   1   2   3   4   5   6   7  8  
1899

經亨頤(子淵).廿三歲/伯父經元善以上海電報局總辦領銜紳商人士,公電清廷,主張推行新法,廢立大阿哥。西太后聞之大怒,即諭拿辦。亨頤因列名其末,同被通緝。於澳門被逮下獄,至一九○○年獲釋。/之91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99年之091則相同。

1899

龐士龍(雲齋).一歲/一九八七年卒。江蘇常熟人。龐裁之子。原名樹雲,字雲齋,別署海禺山民、海虞山民。有畫名,用筆勁秀,設景蒼潤恬靜,脫穎不群。且四體書莫不工穩。繪事多從龐元濟畫法入手。治印學王冰鐵、趙古泥兩家,對瓦甓、封泥素有心得。存世有《常熟印人傳》、《雲齋舊藏善本印譜目憶錄》、《鐵琴銅劍樓善本印譜目》、《龐士龍印譜》、《常熟書畫史匯傳》。/之92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99年之092則相同。
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1899

李苦禪(勵公).一歲/一九八三年卒。山東高唐人。齊白石弟子。原名李苦,號勵公。曾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,長期從事美術教育。擅畫花鳥。闊筆寫意,筆墨酣暢淋漓。/之93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99年之093則相同。

1899

瞿秋白(雄魄).一歲/一九三五年卒。原名懋淼、爽、霜等,乳名阿雙,號雄魄、熊伯、鐵柏、秋白,曾用筆名、化名有巨緣、瞿森、何祺祥。曾在北京參加「五四」運動,與鄭振鐸等組織社會實進社,創辦《新社會》雜誌。刻印,屬學人所為。清麗婉轉、筆力甚健。/之94 ——右印為瞿秋白篆刻作品選刊〔得趣書室〕。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99年之094則相同。
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1899

聞一多(家驊).一歲/十一月廿四日生。一九四六年卒。湖北浠水人。本名家驊,號一多,又名多,以號行,別署匡齋。曾留學美國,學美術、文學。早年參加「新月社」,與徐志摩齊名。為著名現代詩人、學者。少時即潛心於古文字學,喜收藏名家印譜。於秦璽漢印,列代妙鐫,能明其嬗變。鐵筆揮運,構思之精妙,絕可與名篆刻家並列。抗戰期間,迫於生計,曾訂潤例為市人治印。存世有《匡齋印存》、《聞一多全集》、詩集《紅燭》、《死水》。/之95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99年之095則相同。
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1899

黃淬伯(脆白).一歲/一九七○年卒。江蘇南通人。字脆白、垂伯。齋堂為靜文齋。早年就讀於北京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,受業於王國維、梁啟超二生先生。在學術界有相當之影響。曾在中央政治學校、中央大學任教。工暇課餘雅好書法篆刻,對周代金文、戰國銘文、六朝碑碣和明清篆隸之演繹,行草書體均有相當研究。治印主張多讀譜,品味要高。/之96 ——右印為黃淬伯篆刻作品選刊〔當了七年小學一年中學三十年以上大學教師〕。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99年之096則相同。
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1899

蔡易庵(巨川).一歲/一九七四年卒。江蘇儀徵人。原名濟,字巨川,因排行老四,故人稱蔡四,號易庵。幼承庭訓,紹繼家學。後畢業於北京藝專,擅詩文書畫,畫風高古醇厚。治印,博取諸家。始從漢、魏、六朝,後上溯先秦戰國古璽。印風靜穆醇和,於平淡中有真味。印制廣且精,籀篆、造像、肖形六朝文字入印無不應心從手。四十後尤喜以今人楷書入印,為此開先河之一者。/之97
真微書屋註:《中國印學年表(增補本)》生年作一九○○年。 ——右印為蔡易庵篆刻作品選刊〔蔡易厂讀碑記〕。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99年之097則相同。
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1899

張大千(爰).一歲/五月十日生。一九八三年卒。四川內江人。原名正權,後單名張爰,又名張季、張季爰,字大千,別號大千居士。齋堂為摩耶精舍。為有國際影響的中國畫大師。治印始於二十歲前後,以漢印為宗,恪守古法。三十歲後受浙派陳鴻壽、趙之琛等名家影響,喜以犀利行刀,所刻線條極挺拔有力,間作草隸印,於章法疏密尤見用心。/之98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99年之098則相同。
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1899

山田正平(一止道人.日).一歲/一九六二年卒。新瀉縣人。木村竹香次子,山田寒山養子。名正平,號一止廬、一止道人。齋堂為一止廬。篆刻深受吳昌碩及會津渾齋的影響。作品重感性,尊風韻,展現出豪放雄偉的意境。印作時有意識地擺脫秦漢印之束縛,表現手法富有野趣,又極為自然。書畫亦善。存世有《正氣歌印譜》、《正平陶磁印譜》、《一止廬印存》。/之99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99年之099則相同。
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1899

吳子復(伏叟).一歲/三月廿五日生。一九七九年卒。廣東四會人。單名吳鑑,又名吳琬,字子復,別署澐廬、伏叟、寧齋、幻盦。齋堂為瀧緣軒、麝瓶齋、野意樓、懷冰堂。幼而嗜書,苦習漢隸及六朝碑刻。後入廣州美專,學習西畫,尤喜馬蒂斯等人,甚得神趣。畢業後留校任教,課餘仍醉心漢隸。治印始自中年,與馮康侯交密,恆有切磋。晚年印風,純以書法出之,古拗峭折,棄巧就拙,故能沈厚古樸。邊款或陰或陽,或擬漢石,或擬北碑,皆古樸可觀。存世有《野意樓印賞》、《吳子復隸書冊》。/之100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99年之100則相同。
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1899

莊嚴(慕陵).一歲/一九八○年卒。北京市人。原名尚嚴,字慕陵。北京大學畢業,留學日本。曾任古物保管委員會秘書、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古物館科長。工書法,寫帖外更得力於碑體。擅瘦金體。創作有融古匯今的理念,嘗云:「不作厚古薄今論,莫為貴耳賤目人。」臺靜農曾云:「慕陵之於松雪,同他以薛法寫瘦金,皆有證道的意義。」存世有《海西訪古錄》、《臨沙博物館考查記》。/之101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99年之101則相同。
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1899

陳明(麗峰).一歲/廣東南海人。字麗峰,號東渡居士,又號石灣漁隱,以字行。廣州國畫研究會會員。工畫,擅書,精篆刻,兼善詩文,亦擅竹刻。其金石上追秦漢,畫宗宋元。刻印得丁龍泓之神髓。會高奇峰組美學苑,聘氏襄其事,因接觸較多,切磋頻頻,乃大受高氏畫法之影響,法古變今,另闢蹊徑。歷任穗市各師範、各中學教席凡二十年。存世有《麗峰美術集》。/之102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99年之102則相同。

1899

劉淑度(師儀.女).一歲/一九八五年卒。山東德縣人,父輩始居北京。師齊白石。名師儀,亦單名儀,字淑度,以字行。善榜書,長於文史文學,畢生從事教育事業。早年從賀孔才(培新)學篆刻,後拜師齊白石。齊白石題《淑度印草》序曰:「…刻印,初學古人,得漢法。…篆法刀工無兒女氣,取古人之長,舍師法之短,殊為閨閣特出也。…」存世有《淑度印草》。/之103
真微書屋註:《民國篆刻藝術》生卒年作一八九八—?。《印林第十四卷第一期》、《近代印人傳》皆作一八九九—一九八五年。茲從後者。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99年之103則相同。
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1899

陸維釗(微昭).一歲/一九八○年卒。浙江平湖人。字微昭,晚年常署劭翁。曾協助葉恭綽(遐庵)編撰《全清詞》。工書法,尤擅篆、隸。於篆書的結體用筆上,用力甚勤,盡出前人意外。晚年已別裁一體,學者稱其篆書狀如「蜾扁」,筆意蒼勁深厚。刻印如其書法,以刀為筆,創意出奇。存世有《中國書法》、《陸維釗文史雜著》。/之104
真微書屋註:《民國篆刻藝術》生卒年作一八九八—一九八○年;《中國當代書法家辭典》生卒年作一八九九—一九七九年;《中國印學年表(增補本)》生卒年作一八九九—一九八一年。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99年之104則相同。
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1899

吳雅之(嘉惠).一歲/一九五三年卒。字嘉惠。/之105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99年之105則相同。

頁次   1   2   3   4   5   6   7  8  


資料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
一書同步.2001年4月16日出版
全頁無阻點瀏覽狀態
未設定  說明  設定
閱讀凡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