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me_The Chinese Seal Engraving professional website_Virtual Micro Studio
Virtual Micro Studio
會員登入  
真微書屋印學資料庫__點閱率57.9706107107013%篆刻年歷1051-1911__點閱率7.82190692900664%琳瑯滿目的數位化印譜__點閱率27.4564066959455%篆刻講座-方寸有情__點閱率1.48360251495399%當代篆刻家專區__點閱率3.32130043890037%真微書屋&黃嘗銘__點閱率1.59958386221684%真微書屋篆刻印學網__點閱率0.346588848275354%回首頁繁簡轉換後回首頁
 
 印學在線>篆刻年歷>依年代瀏覽>年代檢索>1888年印庫搜尋  

 依年代瀏覽
 -- 隨機瀏覽
 -- 年代檢索
 -- 年代搜尋
 依人物瀏覽
 搜尋篆刻年歷
 關於篆刻年歷
 篆刻年歷書籍版
 篆刻年歷數位版
 索引檔下載

 
2011年1月1日起,本單元全面開放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全書相同的內容。
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全書內容如有未盡事誼,請多利用真微印庫搜尋/瀏覽。
公元1888年
清德宗.光緒十四年.戊子.著雍困敦.日本明治廿一年
1887共有 129 則1889
頁次   1   2   3   4   5   6   7   8   9 
1888

王雲五(岫廬).一歲/六月一日生。一九七九年卒。廣東中山縣泮沙村人。原名之瑞,小名日祥,派名鴻禎,後改字雲五,號岫廬,筆名出岫、岫廬、龍倦飛。十四歲前在私塾讀書。十五歲入上海虹口的守真館讀英文。二十三歲擔任臨時大總統府的秘書。歷任考試院副院長、行政院副院長、總統府資政。後任商務印書館董事長。著譯甚豐,有《四角號碼檢字表》等書一○八種。年七十餘始工章草,有獨特境界。存世有《四角號碼檢字表》。/之121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88年之121則相同。
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1888

于非闇(非厂).一歲/三月廿二日生。一九五九年卒。山東蓬萊人,生於北京。原名奎照,後單名于照,字非厂,別署非闇、非盦,曾用名閑人、老非、仰樞。少長北京,曾任教員,癖嗜詩文、戲劇、書法、篆刻、國畫,皆能會通。早年張大千到北京與于氏甚睦。因其畫名甚響,得一印不易。書法純師趙佶,通諸勾勒,運筆能寓勁健於柔媚中。偶作小篆,亦勁利圓潤。治印不趨乃師齊白石途徹,所作饒有漢印莊重靜穆之致。/之122
真微書屋註:《民國篆刻藝術》生卒年作一八八七—一九五九年。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88年之122則相同。
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1888

山內敬齋(孝卿.日).一歲/一九三二年卒。山梨縣人。印學河井荃廬。名巖,字孝卿。印風與河井荃廬相近。存世有《敬齋心印》。/之123 ——右印為山內敬齋篆刻作品選刊〔寄情于此〕。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88年之123則相同。
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1888

胡光煒(小石).一歲/一九六二年卒。浙江嘉興人,生於南京。字小石,號倩尹,又號夏廬,晚號子夏、沙公。擅畫,能書,四體皆佳。於文字學、史學、詩學、書法理論均有深研。歷任國立北京女高師、國立武昌大學、國立西北大學國文系系主任,及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。存世有《中國書法史》、《胡小石文集》。/之124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88年之124則相同。
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1888

胡恩光(臥韜).生年不確/齋堂為臥韜軒。喜收藏,嘗輯所藏黃鵷所刻〈詩品〉印集而成《臥韜軒藏黃朗村詩品印譜》。/1888±20/之125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88年之125則相同。

1888

張孝申(韜庵).生年不確/號韜庵。存世有《篆刻要言》。/1888±20/之126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88年之126則相同。

1888

潘衎(逸廬).生年不確/號逸廬。存世有《篆書祕訣》。/1888±20/之127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88年之127則相同。

1888

秦更生(曼青).生年不確/字曼青、曼卿。生平收藏印譜約六百種,為古來之冠。晚歲藏譜皆散出,大半售予張魯盦,餘者歸徐懋齋。嘗為吳仲坰《餐霞閣印稿》撰序。/1888±20/之128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88年之128則相同。

1888

梁效鈞(衡修).生年不確/南海人。字衡修,一字衡齋,號古谿主、九江賢者。齋堂為始銖廬、古溪書屋、古谿書屋。與易大厂交善,易為其治印頗多,嘗跋款云:「衡公能文筆而寡言。」其齋名「始銖廬」,蓋緣自於《漢書.律曆志》:「三十斤為鈞,始于銖,均于鈞。」存世有《古溪書屋印集》。/1888±20/之129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88年之129則相同。

頁次   1   2   3   4   5   6   7   8   9 


資料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
一書同步.2001年4月16日出版
全頁無阻點瀏覽狀態
未設定  說明  設定
閱讀凡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