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me_The Chinese Seal Engraving professional website_Virtual Micro Studio
Virtual Micro Studio
會員登入  
真微書屋印學資料庫__點閱率58.1106802605904%篆刻年歷1051-1911__點閱率7.83562949548043%琳瑯滿目的數位化印譜__點閱率27.2957204225937%篆刻講座-方寸有情__點閱率1.48939953181892%當代篆刻家專區__點閱率3.31998882926639%真微書屋&黃嘗銘__點閱率1.60030161057135%真微書屋篆刻印學網__點閱率0.34827984967876%回首頁繁簡轉換後回首頁
 
 印學在線>篆刻年歷>依年代瀏覽>年代檢索>1860年印庫搜尋  

 依年代瀏覽
 -- 隨機瀏覽
 -- 年代檢索
 -- 年代搜尋
 依人物瀏覽
 搜尋篆刻年歷
 關於篆刻年歷
 篆刻年歷書籍版
 篆刻年歷數位版
 索引檔下載

 
2011年1月1日起,本單元全面開放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全書相同的內容。
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全書內容如有未盡事誼,請多利用真微印庫搜尋/瀏覽。
公元1860年
清文宗.咸豐十年.庚申.上章涒灘.日本萬延一年
1859共有 141 則1861
頁次   1   2   3   4   5  6   7   8   9   10  
1860

吳熙載(讓之).六十二歲/為姚正鏞(仲海)刻〔姚仲海〕扁方白文印。邊款為【仲翁至精斯業,削政是幸,熙載刻,時年六十二。】/之61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60年之061則相同。
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1860

吳熙載(讓之).六十二歲/為姚正鏞(仲海)刻〔岑仲陶父〕正方白文印。邊款為【仲陶得佳石勝玉,屬刻,因仿漢人玉印為之,時庚申四月,讓之年六十二。】/之62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60年之062則相同。
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1860

吳熙載(讓之).六十二歲/為姚正鏞(仲海)刻〔岑仲陶氏〕長方朱文印。邊款為【仲陶屬,讓之刻,時咸豐十年四月十日。】/之63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60年之063則相同。
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1860

吳熙載(讓之).六十二歲前/為岑鎔(仲陶)刻〔飢思煮石〕長方白文印。邊款為【讓之自用,竊者無恥;庚申四月,持贈仲陶,讓之記。】/1860﹣/之64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60年之064則相同。
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1860

吳熙載(讓之).六十二歲/為汪鋆(硯山.四十五歲)刻〔十二硯齋〕正方朱文印。邊款為【庚申四月中旬,坐十二硯齋,風聲鶴戾,無過問者,刻此消遣,讓之。】原印今藏於上海博物館。/之65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60年之065則相同。
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1860

吳熙載(讓之).六十二歲/為汪鋆(硯山.四十五歲)刻〔汪鋆〕正方白文印。本印與〔硯山〕正方加框白文印為對印。邊款為【硯山名印,讓之六十二歲得心之作,庶不負此佳石;;老辣痡峭,氣橫九州,斯冰內蘊,金石外遒,超元軼明,惟漢與牟,汪鋆謹贊。】/之66
真微書屋註:此印與〔硯山〕一印成對。吳讓之只落款於此石側,註六十二歲,即咸豐十年所作。另一石則有汪鋆記跋,曰咸豐己未(九年)將赴胡文忠公之約時所作。今二印刻年均從吳讓之之自署年。又,汪鋆之跋語,因文長而刻延於兩石共七面。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60年之066則相同。
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1860

吳熙載(讓之).六十二歲/為汪鋆(硯山.四十五歲)刻〔硯山〕正方加框白文印。邊款為【咸豐己未,先生將赴胡文忠公之招,鋆曾寫圖並賦七古以贈。於將發也,匆匆購得此石,先生頃刻奏刀,興到之作,神妙無似,不第魄力沈雄已也,而先生亦極得意,屈指廿年,恍然在目,而鋆亦冉冉將七十矣,然亦何幸獲此,殆與斯刻同不朽云。光緒九年試燈日,追溯大始,乃為贊曰:老辣痡峭,氣橫九州,斯冰內蘊,金石外遒,超元軼明,惟漢與牟。汪鋆謹贊。】/之67
真微書屋註:款為汪鋆之跋語,因文長而刻延於另一石,計兩石共七面。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60年之067則相同。
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1860

吳熙載(讓之).六十二歲/為岑鎔(仲陶)刻〔甘泉岑氏〕正方白文印。邊款為【讓之六十二作。】/之68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60年之068則相同。
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1860

吳熙載(讓之).六十二歲/為岑鎔(仲陶)刻〔甘泉岑氏懼盈齋珍藏印〕長方白文印。邊款為【仲陶世二兄屬刻珍藏印夥矣,此則表以懼盈齋岑氏,其守之勿替者也,熙載時年六十二。】/之69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60年之069則相同。
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1860

吳熙載(讓之).約六十二歲/為張丙炎(午橋)刻〔張丙炎印〕正方回讀白文印。本印與〔午橋〕正方朱文印為對印。邊款為【午橋世大兄名印,讓之刻。】/1860±/之70
真微書屋註:咸豐庚申年,太平軍之亂,蘇常失陷,時江南人士麇聚海陵,一隅之地,頗極友朋之樂。吳讓之時在姚仲海及岑仲陶二處,為友朋刻印頗多。張丙炎曾自述親見其奏刀運筆,此印應是此時左右所刻。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60年之070則相同。
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1860

吳熙載(讓之).約六十二歲/為張丙炎(午橋)刻〔午橋〕正方朱文印。邊款為【讓之。】/1860±/之71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60年之071則相同。
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1860

吳熙載(讓之).約六十二歲/為張丙炎(午橋)刻〔藥農〕長方白文印。邊款為【攘之為午橋篆,晏廬攷藏,野侯記之。】/1860±/之72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60年之072則相同。
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1860

吳熙載(讓之).約六十二歲/為張丙炎(午橋)刻〔儀徵張丙炎午橋父〕正方白文印。/1860±/之73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60年之073則相同。
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1860

吳熙載(讓之).約六十二歲/為張丙炎(午橋)刻〔張午橋所藏石墨〕長方朱文印。/1860±/之74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60年之074則相同。
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1860

吳熙載(讓之).約六十二歲/為張丙炎(午橋)刻〔午翁〕長方白文印。/1860±/之75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60年之075則相同。
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頁次   1   2   3   4   5  6   7   8   9   10  


資料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
一書同步.2001年4月16日出版
全頁無阻點瀏覽狀態
未設定  說明  設定
閱讀凡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