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me_The Chinese Seal Engraving professional website_Virtual Micro Studio
Virtual Micro Studio
會員登入  
真微書屋印學資料庫__點閱率57.995989591743%篆刻年歷1051-1911__點閱率7.83824690076673%琳瑯滿目的數位化印譜__點閱率27.4123013290107%篆刻講座-方寸有情__點閱率1.48666462508141%當代篆刻家專區__點閱率3.3187501650111%真微書屋&黃嘗銘__點閱率1.60073474761594%真微書屋篆刻印學網__點閱率0.347312640771184%回首頁繁簡轉換後回首頁
 
 印學在線>篆刻年歷>依年代瀏覽>年代檢索>1893年印庫搜尋  

 依年代瀏覽
 -- 隨機瀏覽
 -- 年代檢索
 -- 年代搜尋
 依人物瀏覽
 搜尋篆刻年歷
 關於篆刻年歷
 篆刻年歷書籍版
 篆刻年歷數位版
 索引檔下載

 
2011年1月1日起,本單元全面開放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全書相同的內容。
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全書內容如有未盡事誼,請多利用真微印庫搜尋/瀏覽。
公元1893年
清德宗.光緒十九年.癸巳.昭陽大荒落.日本明治廿六年
1892共有 99 則1894
頁次   1  2   3   4   5   6   7  
1893

顧復初(潛叟)/撰寫〈《瞻麓齋古印徵》題詩〉一文。/之1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93年之001則相同。

1893

張丙炎(午橋)/撰寫〈《師慎軒印存》張跋〉一文,出於上海朵雲軒《吳趙印存》。本文全長計一七三字,加註句讀標點後共計長二○九字。/之2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93年之002則相同。

本文下載..-3
1893

嚴荄(根復).七十歲後卒/一八二四年生。自以門祚衰薄,咸豐戊午冬,更其名曰荄,荄從艸從亥,陰消而陽長,復之義也,故字曰根復。曾於錢松、胡震歿後,為其輯印成《錢胡印存》。/1893﹢/之3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93年之003則相同。

1893

周銑詒(荔樵)/編輯《共墨齋藏古璽印譜》一書。本書概要:又名《共墨齋漢印譜》。十冊。周銑詒、周鑾詒兄弟輯藏印而成。收古璽九○方,官印一七九方,私印七六一方,唐宋以下官印二五方,又元押及雜印五二方,總見一一○七印。無序跋。所收之印係何昆玉、高文翰、杜維翰搜致,經盛昱、王懿榮、許旭堂、王孝玉鑑定。另有八冊本。/之4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93年之004則相同。

1893

謝庸(梅石).六十二歲/編輯自刻印成《梅石臨百二古銅印譜》一書。本書概要:二冊。謝庸將自摹古印匯錄而成。其每頁一印或二印,均註釋文。首冊錄摹刻之古璽及官印五十五方;二冊錄摹刻之官印十方,私印及雜印五十四方,總見一百十九印。/之5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93年之005則相同。

1893

汪彥份(冏生).六十一歲卒/一八三三年生。官湖北黃州府同知。精繪事,花鳥草蟲,點染生動。賦色古雅,意趣在陳淳、華嵒之間。中年後,更肆力於山水,規模宋、元諸大家,而仍折衷於四王。峰巒樹石,骨幹堅凝,豐神雋朗。款識行楷秀美,得趙盂頫神髓,尤精金石考訂之學。篆、隸古勁,直追鄧石如。存世有《秦漢銅印》、《集石鼓文楹聯》。/之6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93年之006則相同。

1893

吳大澂(清卿).約五十九歲/編輯《周秦兩漢名人印考》一書。本書概要:一卷。吳大澂輯。《印譜知見傳本書目》載是譜「一卷.吳縣吳大澂考印.上虞羅氏景印一冊本。」此譜民國八年有正式出版本。/1893±/之7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93年之007則相同。

1893

吳大澂(清卿).五十九歲/刻自用印〔恪齋所作時年五十又九〕正方朱文寬邊印。/之8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93年之008則相同。
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1893

李培楨(維之)/吳讓之為汪硯山、姚仲海、岑仲陶所刻印,十有七八歸藏於李處。/1893﹢/之9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93年之009則相同。

1893

楊守敬(惺吾).五十五歲/編輯《激素飛青閣印匯》一書。本書概要:四冊。楊守敬輯。所錄皆守敬自藏印。其首冊為楊氏名號及自用印;餘冊為集印,有銅印或石印,無框格。楊氏自題首頁及書簽,末有題記亦為楊氏墨跡。/之10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93年之010則相同。

1893

高煃(次愚).五十三歲卒/一八四一年生。善畫花卉翎毛,初師陶錐庵(淇),後學王秋言(禮)。用筆挺秀,清氣往來,一洗抹粉塗脂之習。墨梅尤俏勁合古。卒年五十三。/之11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93年之011則相同。

1893

孫思敬(伯肅)/編輯自刻印成《聖諭十六條印譜》一書。本書概要:又名《聖諭印譜》。一冊。孫思敬以康熙聖諭十六條全文刻印輯成。其龍紋綠格,每頁一條一印,印文朱白相交,書體各異。有孫士達跋。/之12
真微書屋註:聖諭十六條即清康熙帝為平安天下而向民眾制定的儒教訓辭。即所謂:「敦孝弟以重人倫,篤宗族以昭雍睦,和鄉黨以息爭訟,重農桑以足衣食,尚節儉以惜財用,隆學校以端士習,黜異端以崇正學,講法律以儆愚頑,明禮讓以厚風俗,務本業以定民志,訓子弟以禁非為,息誣告以全良善,誡窩逃以免株連,完錢糧以省催科,聯保甲以弭盜賊,解讎忿以重身命。」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93年之012則相同。

1893

殷用霖(伯唐)/編輯自刻印成《臞鶴軒印譜》一書。本書概要:二冊。殷用霖輯自刻印成此譜。板框墨刷,每頁前幅二印至四印不等,首署殷用霖篆,無序跋。/1893±/之13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93年之013則相同。

1893

吳昌碩(缶廬).五十歲/二月,在上海編選壬辰以前所作詩,刊行《缶廬詩》三卷,首有施旭臣、譚復堂兩序,為詩集之最早者。另將題畫詩編為《缶廬別存》。/之14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93年之014則相同。

1893

吳昌碩(缶廬).五十歲/為肖均刻〔肖均〕正方白文界格印。邊款為【肖均法家屬仿秦印,草草應命。癸巳孟春,昌碩。】/之15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93年之015則相同。
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頁次   1  2   3   4   5   6   7  


資料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
一書同步.2001年4月16日出版
全頁無阻點瀏覽狀態
未設定  說明  設定
閱讀凡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