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me_The Chinese Seal Engraving professional website_Virtual Micro Studio
Virtual Micro Studio
會員登入  
真微書屋印學資料庫__點閱率58.1489883360645%篆刻年歷1051-1911__點閱率7.84684158223831%琳瑯滿目的數位化印譜__點閱率27.2345574430306%篆刻講座-方寸有情__點閱率1.49161671047356%當代篆刻家專區__點閱率3.32615484352458%真微書屋&黃嘗銘__點閱率1.60290908918082%真微書屋篆刻印學網__點閱率0.348931995487592%回首頁繁簡轉換後回首頁
 
 印學在線>篆刻年歷>依年代瀏覽>年代檢索>1870年印庫搜尋  

 依年代瀏覽
 -- 隨機瀏覽
 -- 年代檢索
 -- 年代搜尋
 依人物瀏覽
 搜尋篆刻年歷
 關於篆刻年歷
 篆刻年歷書籍版
 篆刻年歷數位版
 索引檔下載

 
2011年1月1日起,本單元全面開放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全書相同的內容。
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全書內容如有未盡事誼,請多利用真微印庫搜尋/瀏覽。
公元1870年
清穆宗.同治九年.庚午.上章敦牂.日本明治三年
1869共有 80 則1871
頁次   1  2   3   4   5   6  
1870

章皋(鳴九).享年不確/字鳴九,號鶴汀。能刻印。/1870﹢/之1
真微書屋註:《中國璽印篆刻全集》載其卒年在一八七○年之後。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70年之001則相同。

1870

鄧傳密(守之).七十六歲卒/一七九五年生。敦樸能詩,篆隸有家法。/之2 ——右印為鄧傳密篆刻作品選刊〔約軒過眼〕。本印重見於1846年所刻。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70年之002則相同。
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1870

吳熙載(讓之).七十二歲/編輯自刻印成《師慎軒印譜》一書。本書概要:又名《師慎軒印拾》。八冊。吳熙載輯自刻印成此譜。/之3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70年之003則相同。

1870

吳熙載(讓之).七十二歲卒/一七九九年生。為包世臣入室弟子。小學功力很深。書法,篆隸行草無所不能。善畫。篆刻,初宗漢印,悉心摹仿,後師鄧石如,參以己意,晚年之作入化境,一生刻印以萬計,破前人藩籬而自成面目;印文,方中寓圓,剛柔相濟;用刀,或削或披,流暢自然;布局,應情處理,極盡變化之能事。存世有《吳讓之印譜》、《晉銅鼓齋印存》、《師慎軒印譜》、《通鑒地理今釋稿》。/之4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70年之004則相同。
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1870

何紹基(子貞).七十二歲/秋,應同僚好友丁日昌之邀,涉江度嶺至潮州府揭陽縣,會文唱和,健筆揮灑,留下不少墨跡。/之5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70年之005則相同。

1870

張士保(鞠如).六十六歲/撰寫〈《甄古齋印譜》題跋〉一文。本文全長計六八字,加註句讀標點後共計長七九字。/之6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70年之006則相同。

本文下載..-3
1870

吳雲(平齋).六十歲/夏,某日為人竊去庚申亂後吳讓之复為其所刻印,大小十三方,皆田黃佳石,為讓之極經意之作。/之7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70年之007則相同。

1870

陳介祺(簠齋).約五十八歲/編輯《簠齋藏古封泥》一書。本書概要:一冊。清陳介祺以所藏古封泥四十方鈐拓剪貼而成。成書約在同治年間。/1870±/之8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70年之008則相同。

1870

江尊(尊生).五十三歲/刻自用印〔錢塘江氏意延齋同治甲子後所得〕十四字長方朱文印。邊款為【同治九年三月,江尊作。】/之9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70年之009則相同。
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1870

劉潤澤(及山)/編輯自刻印成《劉及山印存》一書。本書概要:又名《醉石山房印存》。四冊。劉潤澤輯自刻印成此譜。梅花藍框,書口有『劉及山印存』字樣。每頁一印,均有釋文。其首冊至三冊各五十三頁,四冊七十二頁。所錄印形有方形、長方形、橫方形、瓢形等多種樣式,皆五公分以上之巨印。而印文亦見古文、奇字篆書等多種書體,頗具特色。無序跋。/之10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70年之010則相同。

1870

陳少室/編輯自刻印成《廿四詩品印譜》一書。本書概要:一冊。陳少室據唐代詩人司空圖〈二十四詩品〉文刻以為印,匯錄而成。所作章法大雅,刀法蒼秀,頗為精妙。/1870±/之11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70年之011則相同。

1870

徐三庚(褎海).四十五歲/為周泰2(伯安)刻〔周氏伯安〕正方白文印。邊款為【是作神似漢人,伯安善鑒別,是為然否?庚午二月,徐三庚記;為然倒製。】/之12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70年之012則相同。
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1870

徐三庚(褎海).四十五歲/為費以群(穀士.廿七歲)刻〔費以群印〕正方回讀朱文印。邊款為【鵠侍仁棣指疵,庚午四月杪,同客虎林製此,上虞徐三庚記。】/之13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70年之013則相同。
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1870

徐三庚(褎海).四十五歲/為程良驥(子瀛)刻〔程良驥印〕正方回讀白文印。邊款為【上虞徐三庚刻贈,子瀛仁兄大人審之,庚午長夏,于撫院署齋記。】/之14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70年之014則相同。
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1870

徐三庚(褎海).四十五歲/為程良驥(子瀛)刻〔子瀛〕正方朱文寬邊印。邊款為【擬漢款識篆,稍變其法,金罍。】/之15

全文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書籍版1870年之015則相同。
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頁次   1  2   3   4   5   6  


資料與《篆刻年歷1051-1911》
一書同步.2001年4月16日出版
全頁無阻點瀏覽狀態
未設定  說明  設定
閱讀凡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