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me_The Chinese Seal Engraving professional website_Virtual Micro Studio
Virtual Micro Studio
會員登入  
真微書屋印學資料庫__點閱率57.9715668028558%篆刻年歷1051-1911__點閱率7.81935497524825%琳瑯滿目的數位化印譜__點閱率27.4601015133136%篆刻講座-方寸有情__點閱率1.48323259050657%當代篆刻家專區__點閱率3.32023202992662%真微書屋&黃嘗銘__點閱率1.59906038693524%真微書屋篆刻印學網__點閱率0.346451701213902%回首頁
 
 印學在線>數位印譜>篆刻風格單元>派別風格篇>攘翁派風印譜  

 名家風範單元
 篆刻風格單元
 --印風典範篇
 --聯名雅集篇
 --派別風格篇
 ----西泠派風印譜
 ----完白派風印譜
 ----攘翁派風印譜
 ----悲盦派風印譜
 ----金罍派風印譜
 ----缶廬派風印譜
 ----黟山派風印譜
 ----白石派風印譜
 ----泥糞派風印譜
 ----麋研派風印譜
 佈局設計單元
 印文情事單元
 名家用印單元
 特別專題單元

 
完白派風印譜 
《攘翁派風印譜》
悲盦派風印譜

攘翁派風是以吳熙載(1799∼1870)為中心,吳熙載有號讓翁、攘翁,故以攘翁派風稱之。吳熙載為鄧石如之再傳弟子,印作承繼完白風而益參以己意,晚年之作更入化境。攘翁風之篆刻風格在用字方中寓圓,筆隨勢轉,毫無矯揉造作之習;用刀或削或披,剛柔相濟,流暢自然。譽者稱其為「以書入印」,其風格之影響頗鉅,後學踵繼者不乏其人,舉凡印壇大匠吳昌碩、黃牧甫等,都曾效仿吳讓翁以攝取其神隨為各自風格之長成注入活力。本印譜共選錄有 522 印。

頁次   1   2   3   4   5   6   7   8  9   10   11  總522印 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聽雪廬 
方介堪刻
1927-  約2.3X2.3cm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南北兩峰作印看 
沙孟海刻
1928  約1.9X1.9cm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陳融 
馮康侯刻
1934  約2.3X2.2cm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節運時氣舒秋風涼且清 
馮康侯刻
1935  約3.0X3.0cm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千載傳聞孰是非 
馮康侯刻
1935  約2.3X2.3cm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安得不離俗 
馮康侯刻
1935  約2.1X2.1cm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懷古情多憑高望極且將尊酒慰飄零 
王禔刻
1938  約2.8X2.9cm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今異 
金禹民刻
1942  約1.2X1.6cm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神所守樂無咎 
諸樂三刻
1945  約2.5X2.5cm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方公英氏 
陳子奮刻
1948  約2.1X2.0cm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東官莫伯驥所藏經籍印 
馮康侯刻
1955-  約3.3X6.0cm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紫芝供逸氣朗月見高情 
馮康侯刻
1955-  約2.8X2.8cm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一任浮雲自舒卷必無欺我是蒼穹 
馮康侯刻
1955-  約2.4X2.4cm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半癡道人 
馮康侯刻
1955-  約1.7X1.7cm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我愛登臨最高處日看雲氣夜看書 
馮康侯刻
1955-  約3.4X3.4cm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不宜偏私 
張心白刻
1965  約3.1X3.1cm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江山為助 
陳子奮刻
1969  約3.0X3.0cm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海棠花館 
余鞠庵刻
1970  約2.0X1.9cm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七十人言自古稀我今過二未全衰 
韓登安刻
1976  約3.0X3.1cm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馮百礪印 回文
馮康侯刻
1982-  約2.1X2.1cm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倦翁 
吳熙載刻
  約2.0X2.8cm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攘翁 
吳熙載刻
  約1.6X1.6cm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吳廷颺印 回文
吳熙載刻
  約2.8X2.9cm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曉詹 
吳熙載刻
  約1.5X2.2cm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綠陽城郭 
吳熙載刻
  約2.2X2.2cm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何郎眇悟本從天 
沈秋帆刻
  約2.2X2.2cm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厚入無閒 
沈秋帆刻
  約1.4X1.8cm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銅士 
吳熙載刻
1859±1  約1.5X2.3cm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硯山 
吳熙載刻
1860  約2.5X2.6cm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以介眉壽 
陳子奮刻
1963  約2.7X2.7cm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儉以養廉 
吳昌碩刻
  約2.3X2.3cm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吳熙載字攘之 
吳熙載刻
  約2.4X2.3cm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姚正鏞字仲聲 
吳熙載刻
1859±1  約2.9X3.0cm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沈平章字協軒 
吳熙載刻
1863  約2.8X2.8cm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子鴻 
吳熙載刻
1860±  約1.9X2.9cm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寫生家法 
吳熙載刻
  約1.8X1.9cm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吳熙載 
吳熙載刻
1853-  約1.1X2.0cm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柔自取束 
黃士陵刻
1896  約1.4X1.4cm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張瑜印信 
潘慰祖刻
  約1.7X1.7cm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岑鎔仲陶又字銅士 
吳熙載刻
1859+1  約2.5X2.5cm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海陵徐生 
吳熙載刻
  約1.3X1.6cm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足吾所好翫而老焉 
黃士陵刻
  約2.5X3.3cm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前身應畫師 
姜筠刻
  約2.4X3.7cm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寄駐西湖近六橋 
吳昌碩刻
  約2.5X2.5cm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郎官列宿 
吳熙載刻
  約2.7X2.7cm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可憐蟲 
吳熙載刻
  約1.5X1.4cm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觀海者難為水 
吳熙載刻
  約2.9X2.9cm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鬻及藉人為不孝 
吳熙載刻
  約2.3X2.3cm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意足不求顏色似 
吳熙載刻
  約2.6X2.8cm
☉-1,扣點數 1 點,可讀放大影像
不薄今人愛古人 
吳熙載刻
  約1.9X3.0cm
頁次   1   2   3   4   5   6   7   8  9   10   11  總522印 


2024/3/7 更新閱讀凡例  聲明啟事